最近看一個女性訪談節目《她的雙重奏》,看到了“九姑娘”鄧萃雯。
她是《巾幗梟雄之義海豪情》里義薄云天的九姑娘;
是《金枝玉孽》里一出場就殺氣騰騰氣勢逼人的如妃;
是16年前不問是劫是緣,去赴那場春天之約的姚小蝶。
如今56歲的鄧萃雯,竟也過了知天命的年紀。未婚未育的她告訴大家,當別人開始退休的時候,自己在開始新的生活。
出生在香港的她,現在做一個“北漂”。在北京工作生活,她喜歡北京不同于香港的四季分明,也喜歡去逛菜市場接地氣的生活。
關于事業和婚姻,鄧萃雯的回答充滿“知天命”的豁達。
當年《金枝玉孽》爆火,鄧萃雯沒拿到最佳女主角,香港市民甚至喊話TVB“違背民意”。再回首,鄧萃雯卻不介意:“任何獎項其實都有自己的規則?!?/p>
“人生不要太計較當下,自己演的時候很努力就好了。獎項只是甜品?!?/p>
關于錯過《甄嬛傳》皇后一角,鄧萃雯說,劇組確實找過她,但當時她在拍《新還珠格格》,沒法接拍,所以最后蔡少芬來演;而當年《金枝玉孽》如妃一角原本是給蔡少芬,蔡少芬沒空,才給到她。
沒什么遺憾和可惜,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。
年過五十,還能有工作機會,她很珍惜,但不焦慮。
“二十幾歲擁有的是青春和精力,很多事情都不懂,三十歲以后才有經驗能力和話事權?!?/p>
拍了宮斗劇鼻祖《金枝玉孽》,塑造了讓人印象深刻的如妃,鄧萃雯卻說并不開心,因為現實里,她討厭斗爭和謀算人心。
她說,如果在宮斗劇里她大概活不久,除非自己是個啞巴。
作為演員的鄧萃雯,拿到的劇本幾乎都是“大女主的天花板”?,F實人生里屬于她的故事,卻上演著反轉再反轉。
鄧萃雯剛出生就被尚未滿20歲的父母棄養,她在爺爺奶奶家長大。
別人家孩子玩過家家假裝在做飯的時候,她是真的在做飯,她從小不是被寵大的,而是靠自己勞動長大的。
6歲時她第一次見到父母,而父母已離婚各自再婚,當時母親跟她說:“不要再叫我媽媽了?!?/p>
她急于逃離那個“家”,直到18歲去報名空姐,但年齡不夠,轉投無線電視藝員進修班,和郭富城、邵美琪成為同班學員,開始做演員。
1985年拍第一部作品《薛仁貴征東》,與當時比自己大9歲的頂流萬梓良因戲結緣相戀。
當時萬梓良為了哄她開心,甚至當街下跪。但這段感情后來無疾而終。
再后來每逢被提及,鄧萃雯依然是“不后悔,不適合”。
出道即被稱為“小翁美玲”的鄧萃雯,在翁美玲去世后,被TVB重捧,接替不少之前要給翁美玲的角色。
與梁朝偉合拍《倚天屠龍記》,扮演了周芷若;在《俠客行》里飾演活潑任性的丁珰。
出道順利,飛升迅速,鄧萃雯只用一年時間就從新人變花旦。
可“任性”的她,選擇在事業如日中天時去美國留學,一邊讀商科一邊學設計。
三年后為賺錢再回TVB,早已更新迭代,風水輪不到她,只能做配角。
后來轉簽亞視,遇到了讓她大紅的《我和春天有個約會》。
這場約會,也成為她的緣和劫。
她拿到了一部代表作,但也因為與男主角江華的“婚外情”被打入谷底。
當時倆人因戲生情,已為人夫的江華向鄧萃雯傾訴自己的不快樂,讓她幻想著自己才是合適他的“拯救者”。
戀情曝光后,戲劇性的場面來了。
江華怕影響自己事業,帶上妻子麥潔文開新聞發布會,稱是鄧萃雯主動勾引有婦之夫,直接將鄧萃雯一人推到風口浪尖。
時過境遷再談那段情,鄧萃雯曾直言:“不恨他,只是情緒上很失望。自己要檢討,因為最后能不能幸福還是看自己,不去檢討一下,往后還會重錯?!?/p>
大家都是成年人,應該學會去承擔。
是否有恨,冷暖自知;那句“很失望”一定是真的。
鄧萃雯曾說過,愛上江華,是她人生唯一后悔的一件事。
直到20年后,經歷過病痛和抑郁癥的江華再出現在媒體面前,才坦白承認,對鄧萃雯是真的愛過,百分之百的喜歡。但當時自己也年輕,不知道要怎么面對和處理。
對于當年那段情,他稱之為誰都有年輕失控的時候,不論怎樣,他不后悔。
而當被問及是否對鄧萃雯心有愧疚?
他的回應是,不對任何人有愧疚。
時過境遷,當去年底剛復出的江華只能在視頻里不斷“炒冷飯”,再唱“我和春天有個約會”的時候,點贊最高的留言,依然是“心疼雯女,終生未嫁”。
而如今的鄧萃雯早已云淡風輕,形容感情就像一張被,被子太小,兩個人都要蓋,就會搶,有人就會冷;只有兩張被子足夠大,起碼我蓋自己的足夠暖,不會搶對方的,才是好的關系。
那時情路上栽跟頭,經濟上又受重創。
鄧萃雯買樓遭遇97年金融危機,負債累累,為供房每月要還8萬。既沒住進喜歡的房子,又見不到錢,因為賺多少就打給銀行多少。
為賺錢,沒戲拍她就做其他嘗試,學配音,做DJ,當司儀,唱歌跳舞,去廣東演出。
為減少開支,不用經紀人,不用助理,自己一個人去開工。
回想那段日子有壓力,但也學到很多,連唱歌都更好了。發現自己有很多生存能力,哪怕不作為一個明星,也可以生活下去,哪怕從最低做起。
后來她賣掉了房子,因為這一場危機讓她認識到,安全感并不是房子給的。
之后鄧萃雯抓住了《金枝玉孽》和《巾幗梟雄》系列兩部曲,讓如妃和九姑娘成為眾多女性中意的“大女主”形象,又憑借《巾幗梟雄》系列蟬聯兩屆TVB最佳女主角。
《金枝玉孽》的結尾,如妃說:“我十五歲入宮,學會的唯一生存技能就是跟人斗,除此之外,其他生存技能我一概不會。你叫我出宮,我能干什么?只能活活餓死!我寧愿留在宮中,跟皇后接著斗下去!”
現實中的鄧萃雯卻用前半生去不斷撞破會困住她的墻,一心想要遠走高飛。那些人生里的重創與反轉,也成就了今天的她。
沒有很紅,但50+依然有機會工作,有自由做喜歡的事情,能直言“界限”的重要,晚上睡覺的時候會關機。
可以擲地有聲地說:“最強的不是你有錢,最強的是不怕沒錢,因為我怎么都能過。只要我保住命,就能從頭來過?!?/p>
在她身上能看到典型的“港女”精神,職業感和界限感都很強,認認真真打好一份工,哪怕這份工作是“明星”,做不了,也可以做其他。
挨得住,熬得過,食得咸魚抵得渴,高處能爬,低處也能站得住。錯了就認,承擔付代價。
有很強的生命力,在翻來覆去的命運面前,大不了“馬死落地行”。
鄧萃雯喜歡爵士,因為爵士是“即興的”。
大概和她喜歡的人生一樣,不接納太多約定俗成,比如結婚生育都不是必須、比如她可以不必再辛苦地軋戲,更自由一些享受生活帶來的踏實快樂。
又比如她更喜歡一個人去看展覽,因為約人既要有合適的時間,還要考慮對方是不是同樣感受,比較受限制,還是自己一個人更自在。
朱德庸畫過一幅漫畫,配文:這個世界,流浪還會浪漫嗎?
鄧萃雯轉發了,她說:勇敢決斷的行動本身就挺浪漫了。
她說:北京堵車時,看著窗外灰蒙蒙的墻慢慢溜過也會覺得很浪漫。
她決定好了要再次出發,去嘗試一些新的生活,哪怕已經50+。
我并不覺得不婚不育就是大女主,就如我也不覺得結婚生孩子了就一定走到了幸福,我覺得所謂大女主,是不管做什么決定,都清晰透徹知道自己要付什么代價,且接受了代價里最難捱那部分,自洽的人。
人生這條路是你自己的,你才是內在劇本的撰寫者,別人都是你給自己安排的配角罷了。
鄧萃雯說:“出生我沒得選,但我不要一輩子都沒得選?!?/p>
她,做到了。
雖然不易,但也是屬于她的,讓人忍不住熱淚盈眶的孤勇和浪漫。
關鍵詞: 金枝玉孽
責任編輯:Rex_0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