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圳銀保監局日前印發《關于切實提升轄區老年人金融服務質效的指導意見》(下稱“指導意見”),從五大方面切入,提出20條舉措,指導深圳地區金融機構在老年人金融服務創新發展中走出新的路徑,促進老年人在金融領域幸福感獲得感、滿足感的全面提升。記者從深圳市場了解到,深圳部分金融機構響應上述發文要求,已陸續推出適老化服務。
線下網點配備老年人需要的設施
金融機構物理網點是承載老年金融服務的重要渠道,《指導意見》明確,加強網點適老化升級改造。
在工商銀行、平安銀行、民生銀行的部分營業網點里,老花鏡、放大鏡、醫藥箱、輪椅等老人需要的服務設施已經配備到位。
對于行動不便、書寫有困難、視聽存在障礙的老人,平安產險深分盡可能地創造條件提供優質便利服務;對于因特殊原因不能到現場辦理業務并提出上門訴求的,堅持特事特辦、急事急辦的原則,視情況派專人進行上門服務。
平安銀行打造的頤年特色門店更是把金融產品、服務與老年生活場景相結合, “大尺寸平板電腦”等智能設備讓老年人辦理業務更容易,老人即使辦理柜臺服務,也有服務人員隨時為老年人提供現場服務。
解決數字鴻溝,對手機銀行進行適老化改造
金融服務數字化在發展進程中兼顧高齡群體客戶的需求,也是不可避免的問題之一?!吨笇б约啊诽岢鼋鹑跈C構改進適老化手機銀行,提升手機銀行的易用性和安全性。
針對老年人針對老年人群獲取金融服務的痛點,平安銀行聚焦老年人日常高頻事項及服務場景,利用其科技優勢,已于2021年9月推出了大字版專屬口袋銀行APP,不僅字號更大,頁面更簡潔,操作更簡單,首屏呈現的也是老年人使用最高頻的板塊,比如賬戶管理、商城消費、專屬理財、健康醫療等。
《指導意見》還提出要強化宣教和風險提示。響應監管上述要求,平安人壽、平安產險等機構通過定期宣教活動,充分提示常見騙局的手法、風險及防范措施,協助老年人預防金融詐騙風險,守護好“錢袋子”。
責任編輯:Rex_28